|
|
糖酒会快讯 |
首页 -> 糖酒会资讯 -> 糖酒会快讯 |
“酒界三问”重塑白酒新文化
成都糖酒会 发布于:2013-09-13 10:29
爱酒者说,酒是天地之间的尤物,可作用于心神。
人之心神,经酒的滋润便产生了不同寻常的变化。因此,人世间有了酒,生活便丰富多彩了,历史便斑斓多姿了,茫茫尘寰便增添了许多有趣的风景,短短人生便增添了许多悠长的滋味……
更有人说,浩瀚宇宙中,地球至今孤独地存在,也许她是数千亿个星球中,唯一一个曾为酒而迷醉、拥有“美酒精神”的文明创造。
此等溢美之辞,对于古井贡酒也有相似的表达:
古井贡酒是天地共酿的灵物。天,包括中原腹地的适宜气候、温度、湿度、日照时长;地,包括历史文化名城亳州独特的地质、水土、粮食、微生物环境等;再加上世代古井人的聪慧与努力,以酒神曹操传授的酿酒方法虔诚酿造,赞天地之德,夺造化之功,才得到这中华第一玉液琼浆。
古井贡酒是人神相通的媒介。从古井酿酒的神秘过程、饮酒的神妙力量、行酒的神奇效果来看,饮者在一种微醺的状态下,让凡人超越了庸常的生活,飘飘然与天地一体,赫赫然俯瞰众生,体悟到了人生的另一层境界……
诗人艾青爱酒,他用通俗的大白话,酣畅淋漓地酿制了一壶美《酒》:
她是可爱的/具有火的性格/水的外形
她是欢乐的精灵/哪儿有喜庆/就有她光临
她真是会逗/能让你说真话/掏出你的心
她会使你/忘掉痛苦/喜气盈盈
喝吧,为了胜利/喝吧,为了友谊/喝吧,为了爱情
你可要当心/在你高兴的时候/她会偷走你的理性
不要以为她是水/能扑灭你的烦忧/她是倒在火上的油
会使聪明的更聪明/会使愚蠢的更愚蠢
这首诗入口甘醇、回味悠长,“酒体”清爽,浓度却相当高,就像清澈透明的白酒,看似平易如水,实则浓烈如火。他写透了白酒的理性与非理性,又以启示性的语言,揭示了沉浸在酒神精神里的人们那种最真切的体验。
不过,在今天酒桌文化泛滥成灾的时刻,觥筹交错之间,恐怕很少有人能有心境,去体会这种恰到好处的境界。
这是一个时代的课题:如今,当白酒不得不与酒驾、暴利,甚至权贵、腐败,这些不良社会现象连在一起的时候,谁来给美酒精神正名?谁能给白酒行业重塑道德标杆?
古井贡酒是一家有使命感的企业,他们必须直面这个问题并做出回答。
酒界三问
任何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兴衰周期,白酒行业亦不例外。例外的是,一些本来正处于茁壮成长期的行业,由于对生存环境过于的乐观而放松警惕,致使“外邪”入侵,过早地透支了生命力,乃至造成“早衰”,这才是值得人警醒的。
两年来,中国白酒业也面临“结构转型”的挑战。正在“复兴之路”上奋力拼搏的古井人深知,表面繁荣的背后隐藏着的风险。他们毕竟是过来人,在上世纪90年代,他们也跌入辉煌的阴影里,徘徊了许久。
2012年10月,一篇短小精悍的文章开始在白酒业内流传,题目叫做《酒界三问》,作者是古井集团董事长余林。
他写道:“……回到现实,我们不无忧虑地看到,目前整个白酒行业的美誉度不高……一部分消费者已经开始疏远白酒,中国白酒的发展,特别是酒文化建设,正在面临一个历史节点的考验。”
他向同行和同仁们发出了警报,“一个形象力差的行业,我们难以想象它的未来发展空间;若不把消费者的健康放在重要位置,市场最终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不要仅仅看到白酒表面的繁荣,一旦消费者不高兴、不满意、不买账,那么危机随时会来。部分行业已有前车之鉴,我们千万不可大意。”
这些话可谓字字千金。有业内人士称,对于正处于高速扩张期的中国白酒业,尤其对于某些为胜利冲昏了头脑的企业,这些话有点像盛世危言,给整个行业吹来一阵反省反思的清风。
余林董事长认为,他更多的是从古井贡酒自己的成长轨迹来思考行业问题,“我们一度发展很快,这是因为有历史欠账,我们也经历了坎坷,有过高潮,但古井贡品牌价值能够得以充分释放的根本,还是在于能否为大众消费者提供实实在在的产品和服务。”
他进而提出,要“倡导文明饮酒,促进中国白酒文化建设”,进一步打开中国白酒发展的深层制约,这就要回答好:“为什么饮酒”?,“饮什么样的酒”?“怎样饮酒”?
“酒界三问”也由此而生。他同时给出了古井贡酒的答案:
其一,为什么饮酒?
正如诗人艾青所写,“她是欢乐的精灵,哪儿有喜庆,就有她光临。”英雄见酒豪情万丈,“妖魔”见酒原形毕露,正是“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无论是洞房花烛夜,还是金榜题名时,生老病死,人的一生何时少得了酒?
“天不管,地不管,酒管(馆);兴也罢,衰也罢,喝罢(吧)”,中国白酒甚至超越了经济周期的影响,而成为一个非常特殊的、千年不衰、万年长青的产业。所以,自古我们就有“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欢”之说。
中国自古也有以酒养生,视酒为“百药之长”。《诗经》中说“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之说,意思是说饮酒有助长寿。饮酒即在于“借物以为养”,而不是“身为物所役”。
作为中华药都、华夏酒城的亳州,自古就有以酒养生的风俗,是中国著名的长寿之乡,所以才有曹操诗曰“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华佗更是把酒应用到医疗各个方面,发明了最早的手术麻醉剂“麻沸散”。
其二,饮什么样的酒?
首先,必须符合国家质量标准,这是一个前提;其次,要具有地方特色,特色愈是鲜明,发展愈有潜能;其三,要坚持不断创新,体现时代要求。
如古井集团,早在十年前就研制推出了“淡雅香型”白酒。所谓淡雅香型,就是为了适应人们现在快速的生活节奏和更加雅致的生活追求,在保持浓香型白酒传统风格的基础上,更加突出酒香细腻、柔和、舒适,口感不冲、不辣、不燥,入口绵软,后味爽净,各种理化指标均指向人体健康。
其三,怎样饮酒?
这方面应向古人学习。西周时期,为了深刻吸取商纣王“酒池肉林”亡国亡身的教训,统治者作《酒诰》以示警戒,并设专门的“监”、“史”官,形成了禁严繁琐的饮酒礼仪制度。虽然是“无酒不成礼”,但是“饮酒必依礼,饮酒必有仪”,饮酒风范成为考核官员的一个重要指标。
更有文人雅士,如王羲之曲水流觞,欧阳修“醉翁亭记”,均是借酒抒怀,留一世清名。山野之士、下层人群则是划拳行令,高喊低吼,老虎杠子、大压小,豪爽机智,享人生乐趣。
最具特征的是民间流行的“乡饮酒”:每三年集一乡之人举行一次酒宴,在筵席上请贤能的乡老及乡大夫为主人,举杯明长幼之序,饮酒习宾主之礼,大家通过饮酒,营造和睦相亲、尊卑相让的高雅风尚。此酒俗自西周《礼记》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至今酒桌上仍能见到一二。
其他酒俗还有:按照时令节气饮酒,像元旦、端午、七夕等;按照人生节点饮酒,如降诞酒、冠礼酒、交杯酒;按照社会关系饮酒,如接风酒、饯行酒、答谢酒等。更有结社聚会、猜拳行令,射覆、藏钩、猜枚、联句赋诗等,大家平等交流、踊跃参与、其乐融融。
余林董事长回答了“酒界三问”之后,向整个白酒行业呼吁:酒业同仁应多推出创新型白酒产品,“少喝酒,喝好酒”,倡导酒类消费新时尚,这才能使中国白酒与时俱进、永葆生机与活力。
饮酒思源
《酒界三问》看似不经意的一篇小文,背后却有着古井贡酒千年传承的底蕴。
事实上,好酒者只要对中国酒的悠久渊源有些许了解,就不会总是摆出一副“会须一饮三百杯”的架势,喝醉、喝倒并非中国人主要的饮酒之乐。
历史传说中,中国酒最早的酿酒大师或称创始人有两位,仪狄与杜康。有论者认为,仪狄作酒醪,杜康作秫酒,在年代时期上并未先后之分。醪,是一种糯米经过发酵而成的醪糟儿,性温软,味甘甜,多产于江浙一带。醪糟洁白细腻,稠状的糟糊可当主食,上面的清亮汁液颇近于酒。秫,是高梁的别称,杜康造酒所使用的原料是高梁,多产于华北、中原一带。
相传仪狄酿酒在夏禹时代。公元前二世纪史书《吕氏春秋》云:仪狄作酒。汉代刘向在《战国策》中讲道:“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饮酒而亡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
在这段最久远的有关酿酒的文字记载中,中国酒文化中就有了鲜明的节制饮酒的传统。大禹本是贤君,他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广为流传。对待酒,他的看法也格外理性,“饮而甘之”,认为酒是美酒,却说“后世必有饮酒而亡国者”,一下子就联系到贪杯误事,甚至想到会有饮酒无度而亡国的糟糕局面,这不能不说很有先见之明。因此,仪狄虽然造出了美酒,反而被大禹疏远,甚至由此产生了最早的禁酒令——“绝旨酒”,不让大家酿酒了!
居安思危,处治世而忧乱局,对于美的诱惑保持警惕而不至沉沦,这是中国文化中辩证思维的体现,也是悠久的中国酒文化从一开始就带有的独特基因。
殷商之民信鬼神、好宴饮。周人贬损商纣王是昏君,“酗于酒,淫于妇”,“酒池肉林”,以至于朝纲混乱、诸侯举义,所以推翻他是上天的安排。武王派康叔驻守殷商旧地,特发《酒诰》以示人,规定饮酒只能用于祭祀,如果没来头的聚众喝酒,就抓起来杀掉。孔子大约是殷商后裔,继承了这个传统,虽然也爱喝酒,“唯酒无量”,但必须是“不及乱”的。
古希腊神话中,酒神叫狄奥尼索斯,据说也是狂欢之神。他们喝酒就是为了高兴,无酒不成欢是惯例,喝多了也误事,但并不归罪于酒。英国历史学家吉本写了《罗马帝国衰亡史》,其中谈到罗马人饮酒宴乐、奢靡无度,大概是亡国的原因之一。这种对酒的反思并不古老,都已是文艺复兴之后的事了。
大概在古罗马帝国崩溃的相同年代,中国也进入了大乱世。酒风骤变,出了不少狂饮奇士。东晋阮籍一喝就三个月,他的朋友嵇康一边饮酒一边作诗抚琴,其醉态被后来的文人雅士喻为“玉山倾倒”,俊美堪比神仙,甚至比他留下的《广陵散》还让人陶醉。这位嵇康,就是古井贡酒所在地——古亳州人士。
同为“竹林七贤”的刘伶,喝酒更是可怕,“一饮一斛,五斗解酲”。今人喝多了酒可到医院输液,而这位大仙却用喝更多的酒的办法来解酒,足见其疯狂。有一次他喝醉了见客,没穿衣服,有人责问他,刘伶回答说,“天地是我的家,屋子就是我的衣服,你们为什么钻进我的裤子中来?”
士族文人豪饮之荒诞,有消极避世之嫌,赋诗作文反而是附带品。那么,在乱世中,征战杀伐的政治家曹操,是如何对待这杯中之物的呢?
曹操与酒,有诸多佳话流传。曹操献酒,九酝春酒留香千载,为古井贡酒前身,这自不必说。他的一生,爱酒、懂酒、惜酒,曾经煮酒论英雄,也曾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留下许多壮丽的诗篇。
但曹操还曾禁酒。古井人研究发现,东汉建安十二年,由于连年饥馑,农民起义不断,“饥兵兴,曹操表制酒禁”。他这是从国家民生大局着眼,一要省粮食,二要改风气,所以在国难当头之际,才下诏禁酒。
这些禁酒举措为士族官僚所抵制。孔融就反对曹操禁酒,因而被革职,回家了依旧“宾客日满其门”,并常常自叹:“坐上宾客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矣”。这位躲在家里饮酒做乐的先生,常针砭时弊,尤其对曹操极尽挖苦讽刺。结果,颁布了禁酒令的曹操找了个借口,把贪酒的孔融杀掉了。有论者说,这是政治家的谋略,与酒无关,曹操此举打击了士族势力,因此巩固了曹魏政权,也推动了各项改革举措的落实。
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说,“其实曹操也是喝酒的。我们看他的‘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诗句,就可以知道。为什么他的行为会和议论矛盾呢?此无他,因曹操是个办事人,所以不得不这样做……”
做大事者,不能为酒所困。进而,魏初时期,在曹操父子的影响下,建安文学以其“清峻、通脱、华丽、壮大”的风格,开创了一代新风。这种文风,当然与有所节制的酒风是相呼应的。
只需读一读曹操的《短歌行》就有体会。“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起势的一句,气势雄浑又慷慨悲壮,因酒的激发,其情其感得以升华,最终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收笔,寄托了政治家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歌以言志,酒以抒情。酒与诗,是体验人生、寄托情思的载体与媒介。这才是从远古走来的中国酒文化所推崇的饮酒境界,更是古井贡酒追求的文化境界。
白酒新文化
杜康造酒也有一个传说。有一天,仙人指点他:你明天早晨到外面去,会碰到三个人,从他们身上各取一滴血,滴入酒糟里,美酒即成!结果,杜康第二天遇到三个人,分别是秀才、武士和疯子。
这就是“饮酒三境界”:第一阶段,如同文人,温文尔雅,谦逊尚礼;第二阶段,如疆场武士,酒过三巡之后,兴致正好,称兄道弟,酣战淋漓;第三阶段,超量饮酒后,仪态全失,该倒的倒,该躺的躺,该疯的疯,不敢说的话说了,不该做的事做了……
俗话说,“酒风就是作风,酒品就是人品”。可即便正人君子、文人雅士,酒精面前人人平等,一定量的美酒下肚,慌慌张就不再是自己了,这种情况往往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不过,如果把时间尺度拉长,“酒风”确实能折射出人的际遇和精神境界。
李白曾言,“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饮酒之乐尽在其中。别人称他为诗仙,他却自比“酒仙”,写酒的诗歌太多,恐怕可以专门编一部集子。独酌时,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群饮时,有“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得意时,有“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失意时,则“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而他在《将进酒》里几句千古绝唱,“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则给了后世所有的酒客以最好的理由——“喝吧,想那么多干啥?”
不过,留下这么多酒歌的李白,一生仕途坎坷,他的政治抱负大概都借着酒劲宣泄了,就算曾贵为翰林学士,也没干出一番事业,反而因缺乏政治远见而“站错队”,被发配流放,最后慌不择路,“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
相比而言,生于饮酒世家的文学大家苏东坡,在仕途上也曾几起几落,颇为跌宕,一度在新旧党争的夹缝中无所适从,但他的境界不一样。据说,苏轼的祖父和父亲都嗜酒如命,他很小时候就在家中饮酒,在苏家人看来,每天不喝几杯酒,一定会疾病缠身!而苏轼爱饮酒,却非常节制,他每天都喝,一天总量却不超过五杯,总是保持微醺的状态,可谓深得小酒怡情的真谛。
苏轼为官一生,干了不少实事。在他的酒歌中,不缺少“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豪放,更有“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深沉。同样是透过杯中之物,东坡居士所参悟的天地世界,似乎要比青莲居士醉眼所见的颠倒乾坤,更有意味、更富于哲理。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业内人士都明白一个再明白不过的道理;做白酒就要做文化。但是,对于这个“酒文化”如何做法?就各执一词、各显神通了。
国内白酒业老专家沈怡方认为,中国白酒业要有“酒道精神”,就像“茶道”一样,要从容酒之器、饮酒之道、品酒之艺,敬酒之礼多方面,对现行的白酒文化进行“矫正”,倡导健康的饮酒氛围,提倡一种“白酒新文化”。
他希望,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同白酒的健康功能,把饮酒当做保健的话,每天饮用一定量的酒,总量不会发生太大变化,但会让整个社会饮酒风气转变,中国白酒企业当仁不让,更有责任推进健康饮酒方式。
古井酒文化博物馆馆长张猛认为,中国白酒是世界六大蒸馏酒之一,其酿造工艺和历史最为久远,以五谷为原料,手工酿制,最符合中国人的口感偏好和体质特征。“喝酒,就要喝好酒,好酒不一定是贵酒,不以价钱而论”,他说:“一要是口感舒适,入口醇净甘爽,让人啧啧称赞;二是喝完了不上头,没有副作用,不影响工作学习,这是喝酒的最简单标准。”
进一步说,喝酒就是“喝文化”。在他看来,虽是好酒,但不是名酒,酒的后面没有历史、没有故事、没有几代饮者和酒徒积淀下来的口碑与传说,“那这个酒,就缺乏一点味道”。
在古井酒文化博物馆古色古香的“饮酒室”中央,有一张老树根做成的大酒桌。张猛馆长居中而坐,“古井贡酒的背后,有一个完整的酿酒、饮酒、品酒的文化体系做支撑,在这里,你喝的不仅是酒,更能喝出美酒精神,体验到浸泡在美酒中的丰富多彩又源远流长的中国人文精神”。他说。
在这个意义上说,古井贡酒并没有把白酒看做一般的消费品,酒不仅是人们交往和娱乐的媒介,还是在酒文化中受熏陶与感染、让人生境界得以升华的手段。“酒逢知己千杯少”,“酒不醉人人自醉”,这里说的,不是“喝高了”之后的短暂的快感,而是“喝好了”以后的感悟与收获。
这正是《酒界三问》给整个白酒业所带来的醍醐灌顶式的“醒酒”效果。酒里有乾坤,杯中藏世界。能否参悟,要看你是否“喝的恰到好处”。
请记住艾青的话吧!“她是可爱的……会使聪明的更聪明/会使愚蠢的更愚蠢。”
|
相关阅读:
· 第七届山东省白酒行业十大品牌今日荣耀诞生
· 高档白酒集体遇挫 白酒板块全线走低
· 今年过中秋白酒很悲伤 一天卖不出一瓶酒
· 白酒销售旺季不旺 经销商频繁降价清库存
· 食品饮料行业:白酒尚需等待,乳粉成长可期
· 白酒业今年面临冰冷现实 营销亟需接地气
· 从“农田到餐桌”食品安全要把七道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