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季后,岩城天气渐冷,热腾腾的火锅颇受市民欢迎,而各种各样的火锅料也成为冬季里的热销品。12月18日至20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散装火锅料虽然价格便宜,且便于挑选,但产品信息不明,质量安全难保。有业内人士指出,火锅料“裸卖”难以把控温度,易造成二次污染,应谨慎购买。
价格实惠 购买方便
在龙腾中路一家冷冻食品专营店,一名营业员正忙着给顾客称火锅料,另一名营业员则在清点刚进货的大包火锅料,并将其倒入冰柜进行散装销售。记者发现,散装火锅料是用铁桶分装在单独的一台冰柜里,铁桶没有盖子,由消费者自己夹取。
正在挑选火锅料的张女士告诉记者,天气冷了,家里人都特别喜欢吃火锅,但现在牛、羊肉价格比较贵,在外面吃顿火锅不便宜,还不如自己在家做。“相对于包装好的火锅料,我觉得散装火锅料挑选更方便、更自由,可以根据口味和爱好来挑选,能吃多少就买多少,这样既吃得满意,又不会浪费。”张女士说,散装火锅料除了选择性更大一些,价格也要比袋装更优惠。
随后,记者在不同的冷冻食品专营店和农贸市场,采访了多名选购散装火锅料的消费者,得到的答案大同小异:散装的价格较实惠,且量多量少可自主选择。
信息不明 安全难保
散装的火锅料虽然比较便宜,而且便于挑选,但是往往没有具体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产品信息,食用安全难以保证。
上个周末,市民刘女士买了些火锅料准备给家人做一顿好吃的火锅,热热乎乎地吃个周末团圆饭。可让她感到扫兴的是,买回来的香菇贡丸变质了。“吃起来很烂,而且有点酸。”刘女士说。
在北市场一家售卖速冻食品的摊位前,记者看到散装的鱼丸、虾丸、玉米丸、蟹棒等各种速冻火锅料都被放在敞开的塑料盒里出售,既没有独立包装,也缺少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重要标识。当记者向摊位老板询问时,对方表示产品标签都印在原来的大包装上,火锅料倒出来后,就连着包装袋一起扔掉了。“放心,都很新鲜,再说现在火锅料都卖得很快,肯定不会过期。”该老板如是说。
而在北城一家速冻食品专卖店,记者也看到同样的场景。鱼丸、虾丸等火锅料直接放在敞开的塑料盒里,记者仔细观察发现,一些虾饺、肉丸还带着冰花,不仅色泽灰暗,而且大部分已经分不出形状,冻成了一团,显然是保存过久且反复冷冻造成的。
易造成二次污染
有业内人士指出,温度是冷冻食品的生命线,散装裸售不仅造成温度难以把控,而且使产品与卖场里的空气直接接触,很容易造成售卖环节的二次污染,造成微生物和菌落指数的变化,最终引发食品安全事故。
早在2004年,卫生部就发布了《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明确指出对于直接入口和不需要清洗即可加工食用的食品,必须具有包装并附清晰的标签,标签应至少标明生产企业名称、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以保证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知情权,一旦出现问题也能追根溯源。
“但由于目前的规定属于推荐性标准,并没有强制约束力。”业内人士指出,目前,火锅料“裸卖”的现象仍随处可见。市民在选购散装速冻食品时,一定要到正规的地方购买,并注意保留消费凭证,买回家的速冻食品要尽快放进冰箱冷冻室。另外,在煮速冻食品时一定要煮久一点,尽可能将细菌杀死,这样吃起来也更放心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