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卓酒庄(Chateau Figeac)位于波尔多(Bordeaux)右岸的圣埃美隆(Saint-Emilion) 产区最西边与波美侯(Pomerol)的交界处,北邻白马酒庄(Chateau Cheval Blanc),在1955年被评为了圣埃美隆一级B等酒庄(Saint-Emilion Premier Grand Cru Classe B)。
“飞卓”(Figeac)这个名字的出现可以追溯到近2,000年前的公元2世纪。当时,一个名叫“菲扎库斯”(Figeacus)的家族在如今酒庄的土地上拥有一座庄园,并用家族的姓氏为之命名。到了公元1000年左右的中世纪时期,这座庄园成为了该地领主的财产。
15世纪,飞卓酒庄已经成为了圣埃美隆5大贵族酒庄之一,也曾先后为当时同时拥有欧颂酒庄(Chateau Ausone)的雷谷斯(Lescours)家族和如今拥有靓茨伯酒庄(Chateau Lynch-Bages)的卡兹(Cazes)家族所拥有。1586年,酒庄庄主,同时也身为利布尔讷(Libourne)地区司法官的雷蒙·卡兹(Raymond de Cazes)以经典的文艺复兴(Renaissance)风格重建了在宗教战争(Guerres de Religion)中被烧毁的酒庄。随着玛丽·卡兹(Marie de Cazes)在1654年嫁入卡莱(Carle)家族,飞卓酒庄也开始为后者所有。然而,一场经济危机的到来使得酒庄不得不卖掉部分土地以维持生存。后来,在这些被出售的土地上,又诞生了白马酒庄、拉图飞卓酒庄(Chateau la Tour Figeac)和位于波美侯的康赛扬酒庄(Chateau la Conseillante)等多家名庄。
1892年,马侬科特(Manoncourt)家族入主飞卓酒庄。1943年,蒂埃里·马侬科特(Thierry Manoncourt)接管酒庄,他根据酒庄葡萄园土壤的特点决定了飞卓酒庄不同品种的种植比例——赤霞珠(Carbernet Sauvignon)35%、品丽珠(Cabernet Franc)35%以及梅洛(Merlot)30%,从而形成了飞卓酒庄特有的风格。1971年,酒庄翻新了酒窖和发酵车间,这一举动也让蒂埃里成为了当时圣埃美隆的风云人物。如今,当年与蒂埃里·马侬科特一同奠定如今飞卓酒庄格局的妻子玛丽-弗朗丝·马侬科特(Marie-France Manoncourt)作为酒庄的名誉庄主,在他们的女儿、现任庄主霍滕丝·伊多茵·马侬科特(Hortense Idoine Manoncourt)以及酒庄总经理弗雷德里克·费伊(Frederic Faye)等其他团队成员的帮助下继续经营着酒庄。
飞卓酒庄的葡萄园坐落于圣埃美隆的西边与波美侯交界处的三个小山丘上,占地40公顷,葡萄树平均年龄为 35年,种植密度为6,000株/公顷。酒庄葡萄园的土壤主要是来自中央高原(Massif Central)的含砂砾石,经过多尔多涅河(Dordogne)的一条支流——伊勒河(Isle)的冲积,于约260万年前的第四纪(Quaternary Period)在此形成的。这种覆盖在小山丘上的砾石土壤有着更好的积累和反射热量的作用,因此能在春季迅速升温,为葡萄的生长提供最为适宜的微气候,从而酿造出复杂而细腻的葡萄酒;砾石土壤的贫瘠在限制产量的同时还能让葡萄果实的风味更加浓郁。山丘的坡度则保证了良好的排水能力。而飞卓酒庄多样的底层土壤——包括深达7米的砾石和1米深的粘土也能在炎热而干燥的夏季仍然为葡萄树提供充足而持续的水分滋养,从而保证葡萄果实的充分成熟。除了40公顷的葡萄园之外,酒庄还拥有14公顷环绕着城堡的花园、草坪、池塘、竹园与森林。这种对于生物多样性的尊重也是马侬科特家族一直以来所重视的。
2012年,飞卓酒庄聘请了著名的“飞行酿酒师”米歇尔·罗兰(Michel Rolland)作为酿酒顾问,帮助酒庄酿造更加能够表现风土的复杂特性的高品质葡萄酒。葡萄成熟后经人工采摘,从中挑出高品质的葡萄酿造正牌酒。葡萄经除梗破皮后,酿酒团队会根据不同地块的特点,选择将葡萄在大木桶或不锈钢罐中发酵。发酵结束后,所有的酒液都要在法国新橡木桶中进行熟成。
飞卓酒庄的葡萄酒香气浓郁、结构平衡,稍加陈年后便能发展出圆润、如天鹅绒般丝滑的质感。酒庄目前共出产2款葡萄酒:正牌酒飞卓酒庄红葡萄酒(Chateau Figeac)以及副牌酒飞卓酒庄小飞卓红葡萄酒(Chateau Figeac Petit-Figeac),而2012以前年份的副牌酒则叫作飞卓酒庄副牌干红葡萄酒(La Grange Neuve de Figeac)。正牌酒年产量约为100,000瓶,副牌酒则约为40,000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