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邀请相关行业协会和权威专家,针对可能的食品安全热点和消费误区,结合不同季节食品消费特点,编制发布了《如何吃得更安全——食品安全消费提示(2016-2017年)》。
消费提示主要提醒消费者在选购、存储和加工制作食品时应注意以下三方面:
一是通过正规可靠渠道购买并保存凭证,看清外包装标签标识中的食品生产单位和产品相关信息,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和地址、成分或配料表、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适用人群等。不要购买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产品,不要购买超过保质期的产品。
二是购买后按照标签所示方式保存,保存期限不要超过保质期。按照标示使用方法加工食用。老人、孕妇、婴幼儿、免疫力低下和易过敏人群应特别关注食品适用人群。散装食品注意适量买入,妥善贮藏。
三是食品加工制作时应注意清洁卫生。加工人员应洗净双手。制作前确认食材新鲜,没有变质。食材要洗净,刀具、案板和餐具等要清洁并生熟分开。加热烹制过程要做到烧熟煮透,凉菜要现做现吃。
除了上述注意点以外,汇编还针对不同特点食品的选购、存储、加工提出了建议,有需要的市民可前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方网站下载完整版本阅读 。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世界卫生组织对于食品安全的定义: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其中“有毒、有害物质”和“对人体健康影响”(哪怕是潜在影响)这两个关键词必须同时存在,才能构成食品安全问题,才能称这样的食品是不安全的食品。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一般可分为感染性和中毒性,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前列,是当前世界上最突出的卫生问题。
食品工业的规模化进程、食品流通的广泛性和快速性、农场生产模式的转型、饮食习惯的变化,甚至国内和国际旅游人群的增加都是食源性疾病发病率升高、扩散速度加快的重要原因,食源性疾病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在发达国家,每年患食源性疾病的人数高达30%,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更加令人忧心。食源性疾病的发病和死亡人数之多,对社会、经济、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食源性疾病分为4类
1.食物中毒: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或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2.与食物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3.经食品感染的肠道传染病(如痢疾)、人畜共患病(口蹄疫)、寄生虫病(旋毛虫病)等。
4.因二次大量或长期少量摄入某些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以慢性毒害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食源性疾病可以有病原,也可有不同的病理和临床表现。但是,这类疾患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通过进食行为而发病,这就为预防这类疾病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倡导合理营养、控制食品污染、提高食品卫生质量。做好上述方面工作,保证食品安全,可有效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食源性疾病的预防
1.避免在没有卫生保障的公共场所进餐。
2.在有卫生保障的超市或菜市场购买有安全系数的食品,不买散装食品。
3.新鲜食品经充分加热后再食用,不喝生水。
4.避免生熟食混放、混用菜板菜刀等,防止生熟食交叉污染。
5.不生食、半生食海鲜及肉类,生食瓜果必须洗净。
6.重视加工凉拌类和生冷类食品的清洁。
7.尽量每餐不剩饭菜。
8.吃剩的饭菜尽量放10℃以下贮藏,食用前必须充分加热。
9.夏季避免食用家庭自制的腌渍食品。
10.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